涪陵:榨菜原料要防“病” 农业部门支招早防早治

记者 夏林

        

10月21日,据涪陵区农业农村委消息,结合近期气象条件与田间环境分析,涪陵区发布了2025年茎瘤芥(榨菜原料)榨菜苗菌核病发生预警,并同步推出针对性防治指南,提醒广大农户加强监测,及时落实防控措施。

         

据区农业农村委相关专家介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一周及未来一段时间涪陵区降雨频繁,气温逐步走低,空气湿度将显著升高。此类低温高湿的田间环境,极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与传播,病害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需提高警惕,做好应对准备。

        

为科学应对菌核病威胁,区农业农村委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并细化不同阶段的防控措施。

        

发病前预防措施:建议农户优先选用生物制剂进行早期防控。推荐使用由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监制的T7S6b生防菌粉,按每亩500克兑水后进行均匀喷雾,连续施药2次,每次间隔7至15天。

         

发病后控制措施:若田间已出现菌核病病株,应立即采取药剂控制,防止病害蔓延。可选方法包括:使用T7S6b生防菌粉,按预防期相同用量喷施;或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上述药剂需每隔7至10天喷施一次,连续2次;如病情严重或遇连续降雨,应在雨后初晴时增施一次,以巩固防效。

          

作为全国茎瘤芥重要产区,涪陵区茎瘤芥产量与品质关系到广大菜农的收入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区农业农村委呼吁各农业合作社、种植户密切关注田间动态,结合相关部门的指导,科学用药、及时防控,共同保障茎瘤芥生产安全。

 

 

编辑 何芳

责编 罗娇

终审 郭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