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涪陵区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对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落实。(3月23日《巴渝都市报》2版)
垃圾分类不仅事关环保工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大事。目前,涪陵已进入垃圾分类“硬约束”的时代,正推动《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落实落细,需要引导市民坚持知行合一,让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成为自觉行动。
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知”是前提。要加强宣传,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要用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歌曲、小品、快板、童谣、顺口溜、三句半等,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常态化的宣传。要通过各种载体,特别是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客户端、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运用动漫、短视频、自制短剧等新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醒文明意识,主动改陋习、树新风。
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行”是关键。《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要求市民尽快适应“硬约束”,实现“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每一位市民要从不乱扔乱倒垃圾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耐心挑拣分类垃圾的“细活”干起,习惯成自然,善作善成,久久为功。榜样引领是重要推力,党员干部要带好头,以身作则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同时要突出文明小区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让越来越多的小区加入到垃圾分类大行动中。此外,要通过推行“垃圾换商品”、建立“绿色账户”、实施“绿色积分”等办法,促使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生活一大步。只要我们加强引导,让市民做到知行合一,就能落实垃圾分类政策,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为建设美丽涪陵幸福涪陵贡献力量。(余墨)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