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焦石镇灯杆堡公园散步

打造宜居乡镇,建设美丽焦石。2021年,涪陵区焦石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实体经济、生态建设、生活富裕、人民至上、综治维稳工作思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保障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2021年,焦石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19.3亿元,增长10%;农业总产值有望实现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万元,同比增长11%;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00万元。

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焦石镇向阳村5组产业发展道路

这两天,焦石镇向阳村5组迎来一件喜事,位于这里的1.2公里产业发展道路拓改工程已经完成水泥铺筑,再过几天就可以通车。这条道路的修建是民之所盼。由于财政补助资金有限,为拓宽道路,村民们不仅自发捐资,而且积极投入到这条道路的路基建设。

“产业路修好了,我们种的南瓜、花椒等农产品也好拉出去销售了。”看着即将通车的产业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向于海高兴地说。

除了修建向阳村产业发展道路,今年,焦石镇还硬化了永丰村4组和大溪村2组共计两公里的道路,启动了狮复路(新井—永丰段)升级改造工程和焦石镇桂花桥工程建设。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助推焦石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近年来,焦石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镇和全国卫生镇。为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今年,焦石镇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扎实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辖区14个村(居)实现常态化保洁。完成农户庭院整治7961户,评选最美庭院161个,垃圾分类示范村达6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新建卫生厕所30户,整改2户。完成光华、瓦窑、白鹿、永丰、坛中、龙井、板栗等7个村农村居民点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点污水有效治理问题。

场镇面貌日新月异

焦石场镇一角

近年来,焦石镇悦来场镇由于场镇地势中间高两头低,一直存在雨污分流不佳以及群众生活污水散排、乱排等情况。为彻底改善悦来场镇环境,今年3月至7月,焦石镇实施悦来场镇污水管网工程,实现悦来社区场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有效满足了该片区群众的生活需求,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现在完成管网改造后,场镇变得整洁了,居住环境也更舒适了。”焦石镇悦来社区1组村民侯小红说。

此外,今年焦石镇还对场镇道路车辆乱停乱靠、餐厨垃圾乱排等现象进行了整治,维修污水管网设施120米,更换井盖30个,更换、新增垃圾桶100个,更换路灯100余盏,建成悦来小游园1个,实施“微花园”3个、空地绿化3个,栽植鲜花2万余株,绿色植物100余株。现在,走进焦石镇,道路干净整洁,花园鸟语花香,一座美丽宜居的小镇已然成型。

焦石镇党委书记倪兵表示,2022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开好局、起好步、谱写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特色小镇新篇章,2022年,焦石镇将围绕“1414”工作思路,转型升级种植养殖业,加快社会经济多元发展;巩固脱贫,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引领三治融合,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全面优化场镇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强化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全力以赴守住大局稳定;加强民生救助、构建老年服务体系、强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提高卫生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福祉;推进实干高效型政府建设、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升级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

倪兵说:“2022年,焦石镇将力争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新闻链接

焦石镇“1414”工作思路

一个主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线,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四项重点: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农村结构调整为重点,打造两菜两椒(榨菜、蔬菜、花椒、辣椒)产业基地。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内畅外联交通网络;以服务页岩气为重点,巩固建设国家能矿资源型城镇。

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土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动“双江水厂”项目建设;实施东泉社区电力补强项目;实施涪陵区焦石镇新井等3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焦石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5.7公里;实施国土绿化项目;实施财政资金协同支持乡镇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焦石镇二环路项目建设;实施焦石卫生院住院大楼项目和卫生院核酸检测室项目建设。

四条底线红线:守住防止返贫、安全两个底线,坚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守住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红线,确保土地使用规范、生态保护有序。

文图/记者 张小燕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