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溪镇洪湖村的乡村美景
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个,农业产值由2016年的8.1亿元增长到13.15亿元,增长了62%。
新增规上企业4家,市场主体500个,累计培育市场主体4281户,服务业产值突破10亿元。
新建和改扩建饮水管网603公里,自来水入户率实现100%;全镇拥有公路总里程1100多公里,五年增长近30%。
先后获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三等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区级社会化禁毒先进单位、区级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绩突出集体、区级2021年扫黑除恶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
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镇1个、区级文明村镇16个、区级文明单位2个。
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5173.7元增长至2020年的12275.2元,增长137.3%。
……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栉风沐雨。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五年来,涪陵区珍溪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自觉同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12345”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打好攻坚战、同步奔小康,推动珍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珍溪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镇村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
□五年·回看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呈现的是柑橘丰收的美景。在“涪陵脐橙”种植地——珍溪镇,记者看到的是柑橘丰收后一张张果农的笑脸!
走进珍溪镇东桥村,成片的柑橘园依山坡延展,一阵阵柑橘的幽香扑面而来,茂密枝叶掩映下,金黄色沉甸甸的柑橘漫山遍野。
“我们村柑橘品种很多,有脐橙、W·默科特、塔罗科血橙、耙耙柑……采摘时间从12月初持续到第二年的2月中旬。”站在半山腰,东桥村党支部书记薛相东指着眼前的一大片柑橘树说,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柑橘,近年来通过统防统治,柑橘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仅种植柑橘这一项,人均就增收3000元。
近年来,珍溪镇党委、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年均保持在2.5亿元以上,在珍溪大地上掀起大建设、大变化的热闹景象。累计培育规上工业6个,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00万元,较2016年增长了2000万元。现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个,实现产值8.9亿元,较2016年增长7.9亿元。招商实效逐步释放,引进了多个企业和大型项目,达产税收4000万元以上,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后劲。村级集体经济日益壮大。传统升级步伐加快,实现了传统制造向高端重工制造转变、传统农产品加工向智能化车间转变、传统非煤矿山向智能矿山转变、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
乡村容颜呈现新画卷
“公园改造后环境更好了,我们每天到这里来逛逛,锻炼身体,天天心情都舒畅!”正在珍溪镇马头山公园锻炼身体的高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谈起生活环境的改变。
马头山公园修建于2014年,是珍溪镇场镇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随着公园周边居住居民越来越多,其休闲功能无法满足周边居民需求。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了解到群众的这一诉求后,立即着手解决问题,争取上级资金,启动了马头山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改造了公园广场,新建了健身步道,新栽植了桂花、碧桃、紫薇等花卉植物,公园环境更加舒适。和高大爷一样,当地居民是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近年来,珍溪镇党委、政府统筹推进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容颜呈现新画卷。农村基础建设多点开花,新建和改扩建饮水管网603公里,自来水入户率实现100%;完成11个村的农网改造或转网升级;85%以上的村(社区)群众用上天然气。10个村(社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万亩,从种高产粮到种优质粮。建设“四好”农村路216公里,油化公路33.3公里,5条交通干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改建马头山公园、新建蒙溪嘴和白木溪公园,完成乌羊溪等9处节点绿化美化改造,栽植乔木2000余株、灌木地被近5万平米,建设廊亭2座、文化墙3处,打造了“五分钟见绿、十五分钟见园”的品质生活圈。实施棚改“清零”行动,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改造农村厕所1672户。5个集镇的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3个场镇的污水管网得到完善,全镇所有场镇污水和榨菜废水全部收集、达标排放。新建农村居民点人工湿地30座,居民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
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眼看要过年了,三角村村民老秦正忙着备年货。这要是在几年前,备年货是老秦想都不敢想的事。老秦家之前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这些年,在“精准脱贫”政策的扶持引导下,老秦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实在在地的脱了贫,走上了幸福之路。
近年来,珍溪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珍溪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同时,该镇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禁止焚烧秸秆,深入实施“河长制”,关闭拆除河流禁养区和限养区养殖场6个;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长江珍溪段及碧溪河、渠溪河、珍溪河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升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7500亩。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近年来,珍溪镇党委、政府情系民生,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为群众养老难、医疗难的问题上好保险;累计落实低保3009户6073人,核发各类惠民资金超2亿元。改造农村C、D级危房1079户,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精准兑付“三难”资金,帮助200余名退役军人解决生活、住房、医疗难问题,成功创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示范站。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000余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96个,永义村获评市级充分就业示范村,仁义社区获全国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社会事业提标升级,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8个村(社区)卫生室全面升级改造,群众看病更加方便。成功申报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28个村(社区)农家书屋,组建45支民间艺术团进村入户文艺宣传新风尚,成功举办多届桃花观赏节、脐橙采摘节、花椒采摘节,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政治建设有效提升,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风建设持续推进,全镇干部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造福群众。纪律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业务能力愈发提高,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治镇、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夯实。
□五年·展望
迈进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途,珍溪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谋划了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产业强镇、文明珍溪”发展定位,做足“科创+”“绿色+”两篇文章,构建“三极三带三基地”空间布局,落实“六大行动”,实施“七大提质工程”,奋力建成“五个示范镇”,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先行示范,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提升,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构建“三极三带三基地”空间布局,即构建以珍溪、中峰、仁义三大场镇为核心发展的“三极支撑”;打造沿江小城镇建设连绵带、全区乡村振兴展示带、全区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带;打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绿色矿山示范基地、船舶桥梁制造基地。实施“七大提质工程”,奋力建成“五个示范镇”,即实施“乡村建设提质工程”,奋力建成“乡村振兴示范镇”;实施“创新驱动提质工程”,奋力建成“科创产业示范镇”;实施“绿色低碳提质工程”,奋力建成“生态宜居示范镇”;实施“区域经济提质工程”,奋力建成“区域商贸示范镇”;实施“基层治理提质工程”,奋力建成“文明善治示范镇”;实施“幸福生活提质工程”,竭力办好群众关心的事情;实施“政府效能提质工程”,持续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这是不忘初心的再出发,这是牢记使命的勇担当。全镇上下将一起携手,凝聚新动力、展现新作为,让百姓的笑容成为珍溪最美的风景!
文/记者 夏林 图/记者 黄河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