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分会场

2022年6月8日,“钟南山院士大查房”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为主会场,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为分会场,全国多家医院同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的领导班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心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放射科、风湿免疫科、病理科的医护人员以及住培医生共100余人通过实时连线参会。

钟南山院士查房

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名誉主任、广州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学教授,荣获全国劳模、白求恩奖章和时代领跑者、吴阶平医学奖等荣誉,2020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院士大查房”是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主办的系列活动,由钟南山院士领衔,携手国内外呼吸领域权威专家,通过线上线下远程互动的教学模式,分享顶级专家对呼吸典型疾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分析和解读,规范疾病诊治流程。

上午8点,活动在学术交流中拉开序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枫教授从支扩的病因、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扩诊断流程、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治疗、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并发症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解读》专题讲座。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廖秀清以《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现状和免疫特点》为主题,从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现状、易感人群与免疫应答特点、免疫调节剂的治疗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分享。两位专家的精彩讲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为后续的病例讨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院士查房环节,与会者通过视频直播观摩学习了钟南山院士问诊、查体、沟通及人文关怀等床旁查房过程,切实感受了大医风范、开阔了学术视野、畅享了顶尖资源,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廖秀清参加病例讨论

上午10点,活动进入高潮阶段——开展多学科专家病例讨论。广州一院呼研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分别做了一例疑难病例汇报,与会专家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探讨。针对广州一院呼研院准备的一例喘累患者原因不明的讨论,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廖秀清凭借多年临床经验,以循证医学为依据,进行细致分析、大胆阐述,最终明确诊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孝彬就东莞市人民医院汇报的一例肿瘤患者,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建设性的诊治意见,并分享了既往接诊的一例类似患者的诊疗经验。

最后,钟南山院士对两个病例进行了总结,对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专家关于两个病例的诊断、治疗分析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对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呼吸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非常中肯的建议。

活动结束后,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分会场会议室,该院党委书记王朝永在讲话时指出,全院老中青医护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医护人员是医院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要倍加珍惜每一次向国内顶尖专家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与临床诊治能力,打造高水平医疗服务团队,让涪陵区及周边区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呼吸诊疗资源,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本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及治疗。

此次活动为医院老中青医护人员搭建了向国内顶级专家学习的平台,通过听取业界顶级专家的分析见解,进一步培养了大家的临床思维,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与临床诊治能力。王朝永表示:“我们医院作为教学医院,十分重视青年医师的成长培养,今后还将开展更多类似活动,让年轻一代医护人员通过网络查房、远程会诊、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领略名家风采、学习先进经验、锻炼临床思维、开阔学术视野,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与临床诊治能力,打造高水平医疗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及治疗。同时也通过专家远程会诊的方式,让涪陵及周边区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呼吸疾病诊疗资源。”

□相关链接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创办于1914年,2002年获批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江南院区、高新院区以及四环院区组成。占地275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在岗员工216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259人,现有开放床位1700张(今年底将达到2200张),有43个业务科室,拥有市级重点学科或专科平台23个。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涪陵区院士工作站、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技术指导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涪陵分中心。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技术协作单位,有高级职称4人、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导师1名,开放床位104张,总体医疗技术水平居市内先进行列。目前开设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肺癌、肺康复四个亚专业。拥有支气管镜(包括超声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各型呼吸机、高频电外科工作站、冷冻治疗仪、肺功能仪、睡眠监测仪、床旁超声等设备。开展特色技术:气道疾病冷/热消融术、TBCB、EBUS-TBNA、EBUS-ca-TBFB/TBCB、Y型支架植入术、内科胸腔镜、大容量肺灌洗、肺血管介入、经皮肺穿刺诊治技术及ROSE、重症超声、俯卧位通气等。近5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1项。其中主持重庆市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参与全国多中心研究项目4项。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4篇。

文图/谭艳华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