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过人脸识别进入住院病区 记者 谭艳华 摄
巴渝传媒网讯(记者 谭艳华)医院是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做好院感防控,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是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8月6日,记者走进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看到医院多措并举筑牢院感防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医院大门,记者看到,经过戴口罩、亮出健康码、出示行程码、测体温等一整套流程,市民才可以进入门诊大楼就诊;住院患者及陪护需要增加一项核酸检测;外地返回人员还需要告知旅居史,并进行实名登记与核酸检测。一旦发现发热病人或者有相关病史的病人,医护人员会按照规定的线路,把病人带到发热门诊就诊。通过“分级分类预检分诊”的方式,医院守住了第一道防护大门。
在门诊大楼,市民严格保持着一米的安全距离进行挂号就诊。分布在医院各处的自助服务区,让市民可以自行线上挂号、打印检查结果,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有效地分散了人群。就诊区域还暂时封闭了部分座椅,严格落实间隔就座。
在住院病区,工作人员24小时守护在每一个通道,市民需持有核酸检测证明,通过人脸识别才可进入病区。此外,医护人员还会每天早、中、晚三次对病人及陪护进行体温检测,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同时,在医院各个通道处、电梯里还提供了手消剂自动出液器,方便来院人员随时进行消毒。
患者家属李娟表示:“我们从门诊到住院到检查的各个环节要求都非常严格,必须要有核酸检测结果,还要有行程码、渝康码,我们感觉住在这里很安全。我们会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也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严格的程序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为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张翼介绍:“所有入院的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查验渝康码,同时我们门急诊各诊室实行‘一医一患’,分时段预约诊疗,减少病人聚集。我们的住院病区入口是实行人脸识别,门禁通道实行24小时管控,原则上是禁止探视,不留陪护。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坚决守住院感防控这个底线,确保医务人员及来院人员零感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实现防控全覆盖、无遗漏。”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