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福地,神奇涪陵。因两侧稻田块块相连、田园风光优美秀丽而闻名的兴稻路,横亘于青山绿水、俨然屋舍之间,将一个个散落在山坳间的美景,如珍珠般串连。

悠久的农耕文明铺就了蔺市街道的乡土文化底色,社会进程奔涌向前,以路为媒利农事,以路为笔绘美景,以路为轴谋发展,兴稻路的修建是千年乡土情怀的深刻缩影,更赋予了农村路新时代的新使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掩于雾霭雨水间的兴稻路承载着改善民生的使命,为强农惠农富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一条条崭新的道路连接村庄、通达农田,有效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条件,两旁油菜制种、油丝尜米等效益农业乘势而起,有效遏制耕地抛荒撂荒,全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跨越6.56公里的兴稻路环绕于云雾间,穿行在金色油菜花田,幽静秀丽的乡土风情跃然纸上。亲近乡村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兴稻路联通10余条索道环线,串联起美心红酒小镇、蔺市古镇、坪上田园综合体、万松里石磨纪公园等精品旅游点,构成综合立体的旅游精品环线,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缩短了城镇与乡村、景点与产业的时空距离,探索出人与乡村最舒适的相处模式。早春的涪陵白茶、醇厚的望仙白酒、浓郁的蔺市特醋等农副产品随着兴稻路的贯通驶向四方,给予长于这片土地的百姓安居乐业的底气,也使现代都市人深藏心底的田园梦在此处也得以欣然释放。

公路两旁种植的1800株的行道树和8000坪的时令鲜花,亦是乡村新生活的开端。每年农历二月二举办的庆龙节活动承载着百姓祈求平安和丰收的美好愿望,而这全国独一份的喜悦也随着路网的延伸传递给了更多的人。拉载着百姓唱响小康生活的农村公交车,行驶在被雨水挂染的农村公路上。用农村公路串起的,依二十四节气为序绘制的4000平米的水墨画庭院,设置85块龙文化、农耕民俗等代表性标识小品,彰显了久在樊笼、复得自然的人文乡土风味,造就了“环游一圈,穿过四季,墙上有画,路旁有花”的乡村道路美景。路之美,不仅限于山野之间、砖瓦之隙,更是乡情所向,藏在百姓的笑容里。

乡土给了百姓滋养、欢乐和希望,兴稻路开启了百姓新生活的起点,在翻涌的农旅融合时代浪潮之上,这一条集耕地保护线、旅游精品路、风景观赏道为一体的新道路,留得住百姓的乡土情怀,也勾勒出了百姓幸福生活的奋斗之路,是百姓美好生活最心安的存在。

(免责声明: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涪陵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