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庆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激发企业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重庆涪陵的这家民营生产企业,过去主要生产化工材料,生产能耗大、附加值低。今年以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计划研发生产一款新型尼龙材料,然而受制于人才、技术等瓶颈,转型发展遇到了一定困难。



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 苗迎彬: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有很多不确定性风险。另外,人才方面我们也很匮乏。

聚焦民营企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当地政府搭建起市场要素融通平台。通过校企对接,促成了这家民营企业与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等五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并在产品核心技术、设备升级、绿色循环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企业正在推进30万吨尼龙新材料生产线建设。


搭建平台,优化服务。重庆还开展专项行动,围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推行服务民营企业专员制度。


截至六月底,重庆已为2万余家民营企业明确了服务专员,累计受理各类事项6100多件。


重庆大足双桥经开区企业服务专员 李春江:例如前期办理各类土地建设审批手续、水电气接入等工作的帮办跑腿,以及后期把政府部门掌握的各类供需及时与企业进行匹配和对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重庆还出台25条政策措施,围绕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变革等多个领域精准施策,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在总量、规模、发展质量、营商环境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提升。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罗莉: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生态,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数字赋能和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持续优化企业服务,促进惠企政策高效落实、精准落地。


(免责声明: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涪陵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