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举行防汛抗旱应急安全演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各类灾害事故风险明显上升的严峻挑战,涪陵区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尽责,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全力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建设堪当时代重任的干部队伍,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稳定向好。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高要求抓好抓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实现现代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社会平安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应急管理新贡献。

回顾2023年工作——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印发《安全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履职档案,坚持重要节点“日调度”工作机制,全面压紧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推动领导干部示范履职。调整区安委会、区减灾委组成机构及人员,新成立商业安全办公室,优化完善“两委四指十一办”运行机制。指导督促企业落实“日周月”隐患排查和“双防控”制度,有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涪陵区举行地震灾害应急安全演练

抓好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控制消除隐患。聚焦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全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火灾防控“除险清患”、“3+1”专项整治、高处作业、委外作业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从把握重点、多方排查、严格执法、立查立改等四个方面着手,深入挖掘和查处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发现重大隐患251个,实施挂牌督办8个,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效果。开展火灾防控“除险清患”专项行动,深刻汲取火灾事故教训,全力开展未经消防验收许可投入使用遗留问题大起底工作,紧盯防灭火设施、安全疏散设施、防火分隔设施开展大排查,全年累计检查单位2369家次,起底未经消防验收投入使用的遗留问题28起,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254处,责令“三停”生产经营单位35家,罚款64.8万余元,全区火灾起数同比下降26.5%。开展“3+1”专项行动:建筑施工方面,全年累计检查469次,整治隐患问题1756条,实施行政处罚94起,罚款154.46万元;道路交通方面,检查企业1191家次,处罚企业236家,罚款128万余元;危化品方面,排查企业122家次,处罚135.4万元,查获各类非法烟花爆竹19958余件,拘留50人。其余专项整治行动均按要求有序开展。

安全教育掷地有声,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坚持不断创新安全宣传手段,逐步利用“线上+线下”模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五进”、“5·12”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新闻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在“爱涪陵”APP、涪陵手机报、涪陵网、《巴渝都市报》等媒体开办“涪州安全”知识专栏,持续推送安全知识,同时开通涪陵应急发布微信公众号,宣传工作得分位列全市应急行列第一梯队,全区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群众安全素质和防灾避灾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抓好灾害防范,应对有力有序。严格落实“1+7+N”会商制度,强化雨情、水情、灾情等预测,组织开展风险分析研判32次,及时发布山洪灾害、城市内涝预警、地质灾害预警,成功应对8次洪涝灾害、1次风暴灾害、3次地质灾害,向上争取资金899万元用于自然灾害救助,防范应对有力有序。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增强。修订完善全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组织编制全区森林防火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准备,按照全区2023年度演练计划,先后开展区域性防汛联动演练、区级森林灭火桌面推演以及华峰化工消防演练,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增强。

谋划2024年工作——

启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结合涪陵实际,抓好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创建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安全治理格局,推动大安全大应急管理体系提档升级。

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化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聚焦建设施工、道路交通、危化、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

强化安全执法监管。加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执法人员,开展分级分类执法检查,严格执法、严肃问责,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依法治理。切实整治执法“宽松软”问题,提升执法强度,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抓好灾害防范应对。持续推进危岩地灾防治,摸清风险底数,建设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工程治理、群测群防、避险搬迁等措施,最大限度消除危岩地灾安全隐患。强化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常态化应用,依托全市平台系统,突出在风险研判、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成果转化。

强化科技赋能应急管理。优化“智慧应急”信息化平台,进一步促进全区各安全指挥平台系统融合接入,持续强化“智慧应急”平台信息化建设成果运用,提升应急指挥调度、通讯保障能力。力争“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监管一件事”应用项目上线运行,推动“一线岗位安全生产智慧助手”建设,切实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开展救援队伍危化、水上、陆上等专业化训练、预案演练。完成原江北办事处救援队伍驻地营房建设。积极争取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救援物资、资金。开展基层“五有”建设,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和园区应急管理能力,强化人员配备和物资保障。开展应急系统干部职工大培训和应急知识“五进”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宣传。

文/记者 蒋莹 图/区应急局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